【来源:央广网】
11月29日,据南方电网讯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抽水蓄能大模型正式投用。这标志着全国近五分之一装机容量的抽水蓄能设备实现深度智能化管理,有力促进电网调峰储能的能力提升。
该套抽水蓄能大模型嵌入在我国第三代抽水蓄能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平台,具有抽水蓄能机组设备维护的整套知识,可以对技术人员的语言指令智能识别,主动提取设备有关信息数据,自主操控分析工具,在效率上提高了50%。有了大模型的助力,平台可以对装机规模1028万千瓦的7座抽水蓄能电站设备进行深度智能管理,实现状态预警分析、资产线上管理、检修策略制定等功能,智能化程度提高30%。
“大模型让我们这套抽水蓄能人工智能平台赋能安全生产的力度不断加大。依托42万个监测点数据的实时采集和9000个算法的自主调用,84个智能巡检场景替代了原来九成以上的人工线下巡检,保证抽蓄电站随时响应电网调度需求。”南网储能公司启鸣数智公司总经理李建辉表示。
2023年4月,我国第一代抽水蓄能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平台上线运行,开启了检修人员“足不出户”实时掌握机组设备健康状态的新里程。今年9月,第二代平台正式投用,新平台的算法数量增加了5倍,数据诊断速度提高了10倍,发现数据异常后,“毫秒级”地排查出设备非正常状态原因,实现对第一代平台功能的全面升级。
“研发嵌入大模型的第三代平台,让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在提质增效抽水蓄能设备运维方面的巨大空间,平台迭代升级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程度会越来越深。”南网储能公司检修试验分公司试验部副总经理吴昊介绍。
到2030年,我国抽水蓄能装机规模将达到1.2亿千瓦,超过目前的2倍。伴随着产业规模的快速增长,智能化管理等发展新质生产力举措的效能也将愈发凸显,加快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