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解决方案
    水利水电信息化系统
    水电站辅机控制系统
  • 产品中心
    压力类
    温度类
    液位类
    流量类
    开度位移类
    执行控制类
    机组专用仪器仪表
  • 代理品牌
    代理品牌
  • 工程案例
    工程案例
  • 技术资料
    技术资料
  • 新闻中心
    行业百科
    行业动态
  •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企业文化
    资质认证
    联系我们
  • 咨询热线: 18381700805

  • 首页
  • 解决方案
  • 产品中心
  • 代理品牌
  • 工程案例
  • 技术资料
  • 新闻中心
  • 关于我们
CONTROL SYSTEM 辅机控制系统水利信息化

努力保持行业领先者

查看详情 >
CONTROL SYSTEM 辅机控制系统水利信息化

努力保持行业领先者

查看详情 >
  • 行业百科
  • 行业动态
行业快讯 | 全球首套水电站桥机远程智能操作系统于三峡左岸电站成功上线
发布时间:2025-06-27 阅读次数:38

【来源:新浪财经】


全球首套水电站桥机远程智能操作系统于三峡左岸电站成功上线,标志着水电行业大型设备运维进入智能化新纪元。

该系统由三峡电厂联合太重数智科技等单位研发,通过多技术融合实现了桥机操作模式的革命性突破,其核心价值体现在以下五个维度:

技术架构:多模态感知与数字孪生深度融合

系统构建了 "物理设备 - 数字孪生 - 智能决策" 的闭环体系。通过 122 个高精度传感器实时采集钢丝绳张力、摆度、大车偏移量等 18 类关键参数,结合 8 个高清摄像头与智能安全帽视觉系统,形成覆盖吊装全流程的 360° 感知网络。

三维数字孪生平台以 1:1 比例还原桥机运行状态,将设备数据转化为可视化动画、曲线及文本信息,使操作员在地面远程舱即可获取等同于现场的沉浸式操作体验。

值得关注的是,系统首创波导管通讯技术,解决了传统无线传输在封闭厂房内的信号衰减问题,确保控制指令传输延迟低于 20 毫秒。

操作范式:从经验驱动到算法赋能

传统桥机操作依赖司机经验与对讲机指令,存在 27% 的视觉盲区和 32% 的操作疲劳风险。新系统通过 AI 算法重构操作流程:

智能协同控制:双机并车时间从 4 人协作半小时压缩至 1 分钟全自动对接,同步精度达 ±1.2 毫米。在吊装 1780 吨巨型转子时,系统通过动态负载分配算法,将两台桥机的载荷差异控制在 3% 以内,远超行业 5% 的安全标准。

自主防错机制:集成吊钩防碰撞、防摇摆算法,在转子回装时将摆度控制在 5 厘米以内(行业平均为 15 厘米),确保与定子 3 厘米间隙的安全距离。

2025 年首轮检修中,系统自动识别并预警设备异常 13 次,避免潜在事故损失超 2000 万元。

人机协同进化:保留传统驾驶室操作的同时,新增 "远程手动 - 半自动 - 全自动" 三级模式。通过机器学习持续优化操作策略,目前自动模式已覆盖 76% 的常规吊装任务,预计 2026 年可提升至 90%。

经济效益:效率跃升与成本重构

系统在首个年度检修周期内展现出显著经济性:

效率维度:单台桥机日均作业时长从 6.2 小时延长至 9.8 小时,吊装效率提升 58%。通过远程操作减少 1400 个司机工时,相当于节省 23 个标准人工月。

成本维度:设备运维成本降低 34%,主要得益于预测性维护系统使故障停机时间减少 41%。以主起升机构为例,其轴承更换周期从 6 个月延长至 18 个月。

安全维度:消除高空行走 270 公里的坠落风险,将人为操作失误概率从 0.72 次 / 千小时降至 0.15 次 / 千小时,达到国际水电协会(IHA)最高安全等级。

行业影响:标准引领与生态重构

该系统填补了国际水电行业在大型桥机远程多对多操作领域的技术空白,已被纳入《智能水电厂技术导则》修订内容。其创新实践正在引发链式反应:

技术输出:太重数智科技的桥机远程控制系统已获 12 项发明专利,计划 2026 年前向国内 10 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输出解决方案。

产业协同:三峡电厂正联合华为、海康威视开发 "智慧电站操作系统",将桥机系统与大坝监测、机组运维等子系统深度集成,目标构建 "设备 - 场景 - 决策" 一体化智能生态。

人才转型:系统投运后,桥机司机岗位技能要求从传统机械操作转向数据分析与系统管理,三峡电厂已联合高校开设 "智能运维工程师" 定向培养项目。

未来图景:从单机智能到系统智能

该系统的迭代方向体现三大趋势:

技术纵深:2025 年底将部署 5G RedCap 通信模块,实现桥机与 AGV 运输机器人的毫秒级协同。

同时开发基于 Transformer 架构的吊装路径规划算法,预计使复杂工况作业效率再提升 25%。

场景拓展:计划在 2026 年将系统应用于升船机运维,实现 3000 吨级船舶过坝的全流程自动化控制。目前已完成模拟环境下的防撞测试,精度达 ±2 厘米。

生态构建:正在搭建 "水电设备智能运维云平台",整合三峡集团 30 余座电站的桥机运行数据,目标形成全球最大的水电设备故障知识库,为行业提供 AI 诊断即服务(DaaS)。

这套系统的上线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传统工业领域 "人机关系" 重构的典范。

它证明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即使是重达千吨的庞然大物,也能在算法驱动下实现 "指哪打哪" 的精准操控。


上一篇:行业快讯 | 全球首套水电站桥机远程智能操作系统上线 下一篇:行业快讯 | 第三届(2025年)电力市场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猜你喜欢 更多
热烈欢迎德宏秦瑞(集团)电力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各位领导莅临我司...
行业快讯:我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居世界首位
我国小水电的行业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
  • 公司地址:成都市龙潭寺工业园成宏路18号钢铁领域B座20层
  • 咨询热线:18381700805
  • 售后专线:18381700805
解决方案
  • 水利水电信息化系统
  • 水电站辅机控制系统
产品中心
  • 压力类
  • 温度类
  • 液位类
  • 流量类
  • 开度位移类
  • 执行控制类
  • 机组专用仪器仪表
代理品牌
  • 代理品牌
工程案例
  • 工程案例
技术资料
  • 技术资料
新闻中心
  • 行业百科
  • 行业动态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企业文化
  • 资质认证
  • 联系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C) 成都国科自动化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